職場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職場有三寶,Word做總結,PPT做報告,Excel才最好!」高價值的Excel,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嚴謹思維,能夠促進職場溝通。那么,如何設計一份高價值的excel呢?以下,筆者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社交產品在早期階段付出的社交資本要遠遠大于金融資本,而社交資本卻難以像金融資本一樣可以用準確的指標加以衡量。如何確認社交資本的存在?社交資本模型是怎樣的?關于社交資本,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以下,筆者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工具產品除了把自己的功能做到極致之外,還可以通過借助一些情感手段、增設一些游戲機制、輸出高質量內容、搭建社區組建用戶關系鏈等方式,來提高產品的用戶粘性,衍生產品的價值鏈。
幾乎每個設計師都會遇到的場景:新接手一個項目,但對這個行業和領域情況了解不多,不知道該從哪下手開始找設計方向。比如:24K純直男設計師遇到美妝項目、單身狗設計師遇到母嬰項目…… 該如何入手?以下,筆者將為大家細細講述。
作為上半年最大的營銷熱點之一,今年的天貓女王節,選用的活動主題是“我·就耀精彩”。
今天將從用戶認知的客觀規律、社群商業價值閉環、社群引爆增長三個角度展開,為你打開社群運營的商業化之路。
在移動互聯網公司,任何一個APP都應該事先規劃好數據體系,才允許上線運營,有了數據才可以更科學、更省力地運營。
為何在國內已經如此厲害的產品出海卻依然困難?海外運營這個風口崗位要克服哪些障礙才能把握好機會呢?
用戶分群里最常見的是基于RFM模型的用戶分群研究,本文主要跟大家分享用戶分群的詳細方法論。一起來看看~
很多公司之所以做不好運營,問題出在哪?很久以來的一個思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實際工作有幫助!
有人認為:抖音能夠火起來全靠算法加持。但是,算法不是獨家秘方,為什么只有抖音一家能靠其發家致富呢?其實,抖音的成功不光只有算法的功勞。
低頻類剛需產品同時具備剛需、低頻、不可控等多個因素,大多面臨著用戶粘性低,用戶留存率低的難題。以下,筆者將針對這個問題,講述:如何提升這類產品的用戶留存率,減少用戶流失?
算法對于任何平臺來說,是一套必不可少的評判機制,這套機制對于內容生產者和內容消費者同樣有效。
后臺產品與C端產品一樣,只有運營得好,才能更好地達成產品目標。本文講述:“為什么做后臺產品運營?”以及“后臺產品運營都需要做什么?”
本文主要從支付寶螞蟻森林背后的產品套路和運營套路來展開詳細分析,并通過分析得出對我們自己做產品時候的啟發。
本文將為大家復盤社交電商平臺See小電鋪的雙11運營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Supreme成立以來一直像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也正是因其這種品牌調性,吸引了一批狂熱的“追求者”。
本文分別從互聯網的行業發展、電商行業面臨的問題與趨勢,以及商家和用戶的需求出發,幫助我們了解運營、電商運營在其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前不久,我實操案例寫了一篇《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13天收獲2,000+高質量簡歷》[1],吸引了大量業內負責用戶增長的前輩、同學與我討論交流。但我發現13天時間,周期還是太長了。今年我再次實踐增長黑客,使用微信群裂變的方法,把時間壓縮到了24小時。
想要把握行業的紅利,需要有一定的行業積累經驗和敏銳的嗅覺,假如你沒積累、沒沉淀,你是把握不了紅利的。
內容型平臺,通常會生產或引入“S級內容”來階段性拉升運營數據,或是作為產品的頭部內容。如“邀請知名大V做直播”、“拿下了某重量級節目版權”、“上線一門明星課程”等。
那么我們怎樣做好一次“S級內容”的運營?
教育在人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嚴肅的,但是出于對流量的渴望,將微商的拉人頭模式引入教育這個行業后,未來會發展向何方呢?
本文對基于場景的商品分類方式進行了討論,并和基于商品固有屬性的分類方式進行了對比。
本篇文章從達人的挖掘和達人的維系兩方面,對大眾點評的運營策略進行了介紹。
我們常見的很多類的產品,通常都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治愈性產品和防御性產品;用戶心智和用戶行為很大程度上是被產品屬性所影響。被用戶“挑刺”的防御性產品有沒有可能改變歸類屬性?我們如何設置打臉承諾?看作者詳細解讀~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