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防風險
急救保平安
建筑施工環境復雜,工友們每日奔赴現場,既擔工程重任,也系家庭期盼。但腳手架攀爬、設備啟停等常規操作,若忽視規范便藏風險。近年,未系安全帶致高空墜落、違規拋物引發物體打擊等事故頻發,皆因安全意識弱、操作不規范。
沒系安全帶就爬腳手架、上塔吊,一陣風就能讓人失衡;樓層邊緣沒裝防護欄,或者防護欄松動,不小心踩空就往下掉;升降梯門沒關好、電梯井沒蓋防護板,失足掉進“黑洞”。
樓上往下扔工具、廢料(比如扳手、鋼筋頭),哪怕小物件,砸到頭上也能砸出大事;腳手架上堆的磚、水泥袋沒固定好,被風吹倒或者碰掉,砸到樓下人;塔吊吊東西時,繩子沒綁緊,鋼管、模板掉下來,范圍廣、力度大,躲不開就遭殃。
操作鋼筋切斷機、攪拌機時,手沒離開就啟動機器,直接被夾傷、絞傷;塔吊、挖掘機的旋轉臂沒留意周圍人,不小心把人撞翻或碾壓;電線、電纜被機器碾壓破損,漏出的電線碰到水,容易讓人觸電。
只要離開地面超過2米(比如爬腳手架、上屋頂),必須系好安全帶,而且要“高掛低用”(安全帶掛鉤掛在比自己高的地方);樓層邊緣、電梯井口必須裝1.2米以上的防護欄,下面鋪擋腳板,電梯井里每隔兩層放一塊防護板;
只要在工地現場走,不管是不是自己干活,都要戴好安全帽,扣緊下巴帶(別把帽子歪戴、松戴,等于沒戴);樓上干活時,工具、材料要放在穩固的平臺上,不用的廢料裝袋往下運,絕對不能往下扔。
啟動機器前(比如鋼筋機、攪拌機),先看機器有沒有故障,電線接得對不對,沒問題再開機;不是自己負責的機器,絕對不能隨便碰(比如塔吊、挖掘機),哪怕覺得“簡單”也不行;機器運轉時,手、衣服不能靠近轉動的部件(比如齒輪、傳送帶)。
第一步:別隨便搬動傷者!如果傷者躺著不動,先喊他的名字,再靠近鼻子,感受有沒有呼吸,摸脖子側面有沒有脈搏。
有呼吸、有脈搏:如果有出血,用干凈的布按住出血的地方,用力壓;如果有骨折,用樹枝、鋼管等固定住骨折的部位,然后趕緊叫救護車。
沒呼吸、沒脈搏:立刻做心肺復蘇,同時讓別人趕緊打120。
第一步:絕對不能直接用手去拉觸電的人!要先關掉電源開關,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把電線挑開。
第二步:把人移到干燥的地方,檢查呼吸和脈搏。有呼吸的話,讓他平躺,解開衣服扣子,保持呼吸通暢;沒呼吸的話,馬上做心肺復蘇,同時打120。
第一步:趕緊組織人用手或鏟子挖(別用機器挖,容易傷到傷者),先把傷者的頭露出來,清理他嘴里、鼻子里的泥土,讓他能呼吸。
第二步:如果身體還被埋著,別強行拉!要先挖開身體周圍的土,慢慢把人弄出來,避免壓傷加重。
第三步:出來后檢查有沒有出血、骨折,按前面的方法處理,同時打120,告訴醫生埋了多久、有沒有呼吸。
模板說明
排版:135編輯器素材:135編輯器
文字:135AI寫作僅作占位,請自行替換
圖片:來源135攝影圖
(ID:87927)、(ID:87966)
使用請替換
針對社區獨居、空+巢老人,開展 “一對一陪伴 + 健康守護 + 生活幫扶” 組合式慰問?;顒忧捌谕ㄟ^社區網格摸排,建立老人專屬檔案,記錄健康狀況、飲食偏好及生活需求。
聚焦社區內低收入、單親等困難家庭,以 “物資幫扶 + 資源鏈接 + 能力提升” 為核心開展慰問?;顒蝇F場設置 “幫扶服務臺”,為家庭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面向社區內殘障、自閉癥等特殊兒童群體,開展 “專業陪伴 + 趣味互動 + 家庭支持” 的專屬慰問?;顒勇摵蠈I特教老師、心理咨詢師組建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