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暑,上“日”下“者”,意在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被太陽所照耀。萬物漸盛,暑氣蒸騰。
“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边@句話精煉概括了小暑節氣的起源。在古代,人們對天文氣象的觀察細致入微,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劃分節氣,當斗柄指向辛方位時,便迎來小暑。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古人用圭表測日影,正午時分的影長為古尺二尺四寸,換算到今天約為0.58米。與夏至相比,這短短的日影變化,預示著白晝開始悄然縮短,但暑熱卻在悄然升溫,只是還未達到一年中最極致的炎熱程度,因此得名“小暑”。
從農歷來看,小暑通常在農歷六月,也被稱為未月,這個時期的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它是一年中炎熱升級的序章。
小暑時節,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即將畫上句號,盛夏的帷幕正式拉開。氣溫如同脫韁野馬般攀升,同時,該地區也步入了伏旱期。
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也愈發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數量逐漸增多。因此,小暑過后,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全國的農作物都迎來了茁壯成長的關鍵階段。農民們需加強田間管理,除草、施肥、噴灑農藥,為農作物的豐收保駕護航。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夏天里瓜果很豐富,我們可以多吃點水果,在吃水果時還要注意水果的屬性,對自身的體質也要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脾胃虛的人,要少食西瓜、梨等涼性的水果,容易上火的人要少食桂圓、荔枝等水果,芒果、菠蘿等對過敏體質的人有危害。
夏季人體陽氣浮躍于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或喝蔥白姜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數癥狀會獲得明顯緩解。
中醫”四季養生“的理論認為夏屬火,通心,人容易煩躁不安,出現疲勞、胸悶、睡眠不好、頭痛、心悸等癥狀。有規律的作息可以安定情緒。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臥或側臥時,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雜念后,心靜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版權說明】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85341)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