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每年公歷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即為大暑。此時,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從氣象學角度來看,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這種氣候特點,雖然讓人們在戶外活動時感到酷熱難耐,但同時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農諺有云:“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备邷囟嘤甑奶鞖鉃檗r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使得莊稼能夠茁壯成長。在古代,大暑對于農事活動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農民們會根據大暑的天氣情況來安排后續的農事。
今年的大暑,各地的氣溫更是屢創新高。不少城市發布了高溫預警,人們紛紛采取各種防暑措施來應對酷熱天氣。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極端的高溫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在我國,大暑有著豐富多樣的習俗。在沿海地區,有送“大暑船”的習俗。這一習俗主要流傳于浙江臺州沿海一帶,人們會制作一艘三桅帆船模樣的“大暑船”,船上載滿各種祭品。
在大暑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儀式,將“大暑船”抬到海邊,然后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最后將“大暑船”放入大海,任其漂流,以此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
在福建莆田,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在大暑時節食用,既能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又有滋補身體的功效。而羊肉性溫,在大暑這天吃羊肉,有驅散體內濕氣的作用。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在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免費供應伏茶的攤位,為過往的行人送去一份清涼。
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除了多喝水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桃子、葡萄等。但要避免食用過多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在生活作息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夏季晝長夜短,人們可以適當晚睡早起,但中午最好能小憩一會兒,以恢復體力。此外,要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段外出活動,盡量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
排版 | 135編輯器
圖片 | 135攝影圖ID:86917
文字 | 135AI寫作
頭圖 | 筆格設計ID:55005+135自帶素材
印章ID:103641
文字僅做模版占位展示,購買后請自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