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古都遇見現代體育,這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態向世界張開雙臂。高科技場館與傳統街巷交相輝映,運動激情與巴蜀韻味碰撞出獨特火花。
從大熊貓基地到金融城天際線,整座城市都將成為運動的舞臺。這不僅僅是一場賽事,更是一次體育與文化的完美融合。
成都世運會在籌備和舉辦過程中,始終將“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貫穿始終。在場館建設方面,堅持“能改不建”,27個競賽場館均為改建或者臨建,其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沒有新建場館,既節約了成本,又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
成都秉承“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的辦賽理念,充分利用大運遺產,將多處成都大運會的賽場改造為世運會競賽場館,實現一次投入、多次使用、多項目承載的最大效益,以賽事為契機推動城市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繁榮,讓市民共享賽事紅利。
成都秉承“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的辦賽理念,充分利用大運遺產,將多處成都大運會的賽場改造為世運會競賽場館,實現一次投入、多次使用、多項目承載的最大效益,以賽事為契機推動城市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繁榮,讓市民共享賽事紅利。
本屆世運會共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項目設置既有武術、龍舟、地擲球等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項目,也有跑酷、飛盤、無人機競速等洋溢青春活力的新興項目,同時還包含蹦床、攀巖、腰旗橄欖球、壘球、棍網球、壁球等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比賽場地的選擇別具一格,如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四川省體育館,經過改造升級后承接自由搏擊和泰拳兩個項目,展現老場館的新活力;跑酷項目場地被“搬”到了興隆湖邊,利用堤壩、棧橋、巖石等自然障礙,讓選手們在湖光山色間騰挪翻轉,完美融合了體育競技與自然景觀。
開幕式選址四川天府新區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的“天府之檐”區域,閉幕式則定在成都東部新區成都世園會的“成都國際友誼館”區域,均為戶外空間,既充分利用現有城市空間,踐行“節儉辦賽”原則,又與成都“公園城市”的生態理念相契合。
世運會期間,成都的交通壓力可能會有所增加,建議觀眾提前關注交通部門發布的路況信息和公共交通運營時間調整情況,合理安排行程。如遇交通管制,請予以理解和配合,并按照現場交警的指揮通行。
為了方便快捷地到達比賽場館,同時減輕道路交通壓力,建議觀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成都的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網絡已覆蓋到多個比賽場館,可提前查詢好相應的線路和站點。
由于世運會賽事眾多,各場館之間的距離可能較遠,因此觀眾需要提前規劃好觀看比賽的行程,預留足夠的時間用于交通、安檢等環節,以確保能夠按時到達比賽場館,避免錯過精彩的比賽瞬間。
[模板使用說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使用請替換,
(ID:87402,87403)
貼紙素材:135貼紙素材
文字:135AI生成(使用請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