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全新的生產管理智能系統,對原材料采購、車間加工、成品檢驗等環節進行數字化整合。
通過系統實時監控各環節進度,實現了生產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共享,讓原材料入庫時間縮短20%,成品檢驗效率提升25%,避免了信息滯后導致的流程卡頓,讓整個生產鏈條銜接更順暢。
推行精益化生產理念,對每個生產步驟進行細致梳理。剔除冗余環節,優化工序銜接,不僅將產品平均生產周期從原來的8天縮短至6.5天,還使原材料損耗率降低12%,能源消耗減少18%。
以核心部件加工為例,通過流程調整,生產效率提升了15%,廢品率下降至0.5% 以下。
三條主力生產線實行 “兩班倒” 制度,24小時不間斷運行,設備綜合效率(OEE)穩定在 92% 以上。車間內,焊接機器人精準作業,單日焊接部件可達300余個;組裝流水線有條不紊,每小時能完成15臺整機裝配。
一線員工們精神飽滿,200余名生產人員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嫻熟地操作著設備、檢查著產品。20余名技術人員隨時待命,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保障生產線不脫節。
為配合生產線的高速運轉,公司與15家核心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協同機制。
原材料采購實行 “提前預判、按需補給” 模式,通過共享生產計劃,供應商能精準把控備貨節奏,使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提高 22%,確保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及時送達車間。
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市場口碑,銳科重工近期訂單量大幅增長,較上季度增長 40%。
不僅國內合作伙伴的訂單紛至沓來,海外市場的訂單也不斷增加,占總訂單量的 35%,涵蓋了工程機械、礦山設備等多個領域,目前訂單已排至三個月后,總訂單量達 800 余臺(套)。
面對飽和的訂單,公司制定了詳細的生產排期,合理調配人力、物力資源,確保訂單按時交付率穩定在99%以上。
這份訂單的飽和,既是市場對銳科重工的認可,也讓全體員工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86680、87959) ,
使用請自行替換
貼紙|135編輯器+筆格海報(ID:765870)
文字|來源于135AI寫作,請自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