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客服
立即升級

秋日養生小課堂、中醫養生、清新實景、棕色模板

應秋日之序
享養生之益

秋季來臨,大自然步入收斂的季節,人體也隨之進入調整期。若不及時順應時節變化調養身心,很容易被秋燥、秋涼找上門,出現口干舌燥、皮膚緊繃、疲勞乏力等不適。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份全面的秋季養生攻略,從必要性到具體方法,助你安穩度秋、養出好狀態。


秋日之序 養生之益
- Autumn Health -

秋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生理變化緊密相連,忽視養生不僅會引發短期不適,還可能為冬季健康埋下隱患,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這三點:

 01
對抗秋燥護津液

秋季降水減少、空氣干燥,“燥邪”易侵入人體,耗傷肺、胃等臟腑的津液,導致口干咽燥、干咳少痰、大便干結等問題,養生能及時補充津液、抵御燥邪。

 02
順應收斂養元氣

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氣漸長的關鍵期,合理養生可幫助身體儲存元氣,為冬季“藏養”打下基礎,避免陽氣外泄導致免疫力下降。

 03
調節情緒防秋愁

秋季樹葉凋零、天色漸暗,容易讓人產生低落、焦慮的“秋愁”情緒,養生不僅是調理身體,還能通過飲食、作息等方式舒緩情緒,保持身心平衡。


秋日藥膳 潤燥有方
- Autumn Health -

藥膳是秋季養生的“得力助手”,既能滿足味蕾,又能滋補潤燥,推薦3道簡單易做、適合全家的秋季藥膳,新手也能輕松上手:

百合銀耳蓮子羹

食材:干銀耳1朵、鮮百合1顆、蓮子15顆、冰糖適量(根據口味調整)。
做法:銀耳泡發后撕成小朵,蓮子去芯洗凈,與銀耳一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1小時;放入百合和冰糖,繼續燉20分鐘至銀耳出膠即可。
功效:銀耳滋陰潤燥,百合、蓮子清心安神,適合秋季經常干咳、失眠的人群,晨起或睡前喝一碗,溫潤又舒服。
山藥排骨湯

食材:排骨500克、山藥300克、玉米1根、生姜3片、鹽少許
做法:排骨焯水去血沫,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玉米切段;將排骨、生姜、玉米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5小時;放入山藥再燉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秋季脾胃功能易減弱,山藥健脾益氣,排骨滋補氣血,搭配玉米增加清甜口感,既能補養身體,又不會過于油膩。
雪梨川貝燉水

食材:雪梨1個、川貝粉3克(或整個川貝5-6顆,需提前研磨)、冰糖少許
做法:雪梨洗凈,從頂部1/4處切開做“蓋子”,挖去中間梨核;放入川貝粉和冰糖,蓋上“蓋子”,用牙簽固定,放入蒸鍋蒸20分鐘,吃梨肉、喝梨水。
功效:雪梨是秋季“潤燥神器”,搭配川貝能增強清熱潤肺的效果,適合秋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的人群,老人和孩子也能吃。


秋季潤燥 養生妙招
- Autumn Health -

除了飲食調理,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也能有效緩解秋燥,操作簡單卻效果顯著,記得收藏起來慢慢實踐:

PART.1
少量多次-喝對水

秋季補水不能“一次性猛灌”,建議每天喝1500-2000毫升溫水,分多次飲用,每次100-200毫升,也可在水中加幾片麥冬、枸杞,增強潤燥效果。

秋養正當時

PART.2
皮膚護理-重保濕

秋季皮膚容易干燥起皮,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38℃左右最佳),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洗完澡后及時涂抹身體乳,面部選擇滋潤型護膚品,重點呵護嘴唇、手肘等易干燥部位。

應秋日之序

PART.3
晨起梳頭-通氣血

秋季梳頭不僅能整理發型,還能養生!每天晨起用木梳從額頭梳向腦后,梳3-5分鐘,力度適中,能刺激頭皮穴位、促進頭部氣血循環,緩解秋季疲勞、頭暈的問題。

PART.4
傍晚散步-潤身心

秋季傍晚氣溫涼爽,適合出門散步20-30分鐘,選擇公園、湖邊等綠植多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既能活動筋骨,又能舒緩“秋愁”情緒,讓身心都得到放松。

享養生之益


 END


秋季養生
應秋日之序,享養生之益


文字 | 來源135AI寫作,使用請務必替換

圖片 | 來源135攝影圖(ID:59049)

頭圖 | 135編輯器+筆格設計:767412

排版 | 135編輯器






價格: 會員免費
模板編號: 163999
投訴

手機掃碼預覽

立即購買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青草大香_国产午夜精品8MAV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高清无码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