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客服
立即升級

秋分二十四節氣/健康養生/文化民俗知識科普/插畫米色


不與日月爭短長
愿與山海共秋色

秋分至/晝夜平分

金秋好“豐”景

09.23
AUTUMNAL EQUINOX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過后,太陽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

北半球開始晝短于夜,晝夜溫差加大

氣溫逐日下降,秋分已至,蟬鳴漸止

銀杏新黃,秋風不負草木,我亦不負秋風



秋分至 光陰對折



01
晝夜平分 秋色濃

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同“春分”日一樣,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農歷來講,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90天的中間,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嶺”。


晝夜平分秋色


02
秋分時節 為三候

“秋分”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之一。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p>

古人將秋分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色濃 一口美味



吃秋菜 平安健康

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時,村民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口美味 品秋天


貼秋膘 科學進補

秋分貼秋膘鴨和魚都是絕佳選擇,鴨肉性偏涼,富含蛋白質,適合夏秋之交“平補”;魚肉蛋白質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但是不等于只吃肉,葷素比例保持在3:7為宜。



秋意起 健康養生



01
季節轉換 注意起居

秋季氣候干燥,燥邪為主要外邪。在秋分之前,受暑熱余氣影響,溫燥現象較為普遍;而秋分之后,秋風漸起,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氣息加重,涼燥現象逐漸增多。為預防涼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升抗病能力。



02
順應天時 滋養身心

秋分至,燥邪盛,最宜潤養。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宜多食白色食物——雪梨切塊蒸熟潤肺止咳,銀耳百合粥滋陰安神,杏仁茶撫平秋燥。


「模板使用說明」

文字:135AI寫作/僅做占位,使用請替換

貼紙:筆格設計ID:768203、135編輯器

藝術字:135素材/秋分ID:113158,不可編輯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來源135攝影圖ID:89942、ID:89223

135編輯器
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企業會員免費
模板編號: 164306
投訴

手機掃碼預覽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青草大香_国产午夜精品8MAV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高清无码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