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壟間的稻穗彎下飽滿的腰,當枝頭的果實染上誘人的色彩,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便踏著秋分的腳步而來。這是屬于億萬農民的榮耀時刻,也是一幅鋪展在神州大地上的豐收畫卷。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盛會,感受泥土的芬芳與豐收的喜悅。
中國農民豐收節設立于2018年,時間定在每年農歷秋分。它是首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專門設立的節日,如同給辛勤耕耘的農人送上的一份特殊“生日禮”,彰顯著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深切關懷。
這不僅是一場慶祝豐收的狂歡,更是農耕文化深情的回望。農民豐收節連接著傳統與現代,讓古老的農耕智慧在新時代煥發生機;它似一面鏡子,映照出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讓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如稻浪般涌動。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當下,農民的辛勤付出常被忽視。豐收節如同一個聚光燈,將農民推向舞臺中央,讓全社會看到他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辛勞,肯定他們在糧食安全、社會穩定中的基石作用。
從二十四節氣的農事智慧到“春祈秋報”的民俗傳統,農耕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脈。豐收節通過祭祀儀式、農事體驗等活動,讓年輕一代觸摸到祖輩的生活印記,讓打谷、插秧等傳統技藝不再被遺忘。
節日里的農產品展銷、鄉村旅游推介,為農村打通了產銷對接的新渠道;村民們在籌備活動中凝聚的向心力,成為鄉村治理的隱形動力。
在豐收的喜悅中,豐收節也在悄悄提醒著人們: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通過“光盤行動”宣傳、愛惜糧食主題活動,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全社會形成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的共識,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思想防線。
村歌大賽是豐收節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首首村歌如同一張張“鄉村名片”,唱出了村莊的變遷與希望。有的歌唱家鄉的綠水青山,“門前有條清澈的河,岸邊有片翠綠的林”;有的頌贊農民的勤勞,“日出而作把汗灑,日落而息盼豐收””。
參賽的村民們雖然沒有專業的歌唱技巧,但他們的歌聲里充滿了真摯的情感。田間地頭是他們的排練場,風吹麥浪是他們的伴奏,泥土的芬芳是他們的舞臺背景。站在舞臺上,他們眼神明亮,歌聲嘹亮,把對家鄉的熱愛、對豐收的喜悅都融入到每一個音符里。
村歌大賽不僅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鄉村的精氣神。通過創作和演唱村歌,村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家鄉,發現身邊的美好,增強了對村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首首村歌如同紐帶,將村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動力。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來源于135攝影圖(ID:57425)
使用請替換
頭圖|135編輯器、比格設計(ID:33876)
貼紙|135編輯器
文字|來源于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