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天高云淡,風清月明,大自然展現出它最平衡的美態。這是一個適合靜心思考的季節,讓我們在豐收的喜悅中,感受時光的靜謐流轉,體會生命成長的深意。
按農歷二十四節氣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立冬”為秋季終止(“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立冬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太陽光直射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白晝開始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達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正午太陽仰角也開始顯著降低,從而每天能夠獲得的熱量開始顯著減弱;故氣溫降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且速度逐漸加快。這在我國內地氣候具有普遍意義。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這個節氣既是秋收秋種的農忙時節,也是人們調整生活作息的重要節點。
隨著秋分后陽氣逐漸衰退、陰氣開始旺盛,夏季常見的雷雨天氣逐漸減少,雷聲也隨之消失,自然界進入一個相對安靜的階段。
感受到寒氣的小昆蟲開始用細土小心翼翼地封堵巢穴的洞口,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冬眠做準備,這表明自然界已經全面進入越冬準備狀態。
由于降雨量明顯減少,加上天氣轉涼,河流與湖泊的水位開始逐漸下降,空氣變得干燥起來,這個時候需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這個節氣既是秋收秋種的農忙時節,也是人們調整生活作息的重要節點。
"秋分到,蛋兒俏",將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將其豎在桌面,民間借此增添節氣趣味,也寄寓平安順遂的美好期許。
在嶺南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吃秋菜"的傳統習俗。每逢秋分,當地人便會到田野間采集新鮮的野莧菜,將其與當天捕撈的鮮嫩魚片一同烹制成美味的"秋湯"。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微信號: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編輯器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89907)
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
藝術字“秋分”((ID:151015))不可改色不可替換文字
注:文章含AI生成素材